|
大旱之后,常有大涝。中国酒店业在疫情期间经历了需求端的“干旱”之后,如今却迎来了供给端的“大水漫灌”。$ Q+ `7 X& _5 y0 R
3 x' C9 l- b1 o0 a/ p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,2024年上半年,全国共有34万家开业酒店(15间房以上),总房间数达到1623万间,酒店市场规模庞大。中国酒店行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,经历了疫情和国内形势变化,现在已到了一个关键拐点——暴利时代过去了,竞争内卷的时代来了。# D% A& P% b; ]' t% @# u" ~& o
4 f5 S9 p* a' h9 e: R' _
疫情结束后,消费市场出现了强劲的报复性反弹,尤其是文旅产业更是表现抢眼。文旅部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达到27.3亿,旅游收入2.7万亿,分别增长14.3%和19%。不过,虽然出游人数多了,但很多酒店老板反而觉得生意更难做了。国金证券的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酒店业的经营状况反而不如去年,RevPAR(每间可售客房收入)和ADR(平均房价)都出现了下滑。
) o" P0 M1 [2 `& @+ @. [; h: @8 w
出游人多了,酒店业的日子却难过了,根本原因是供给端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端的增速。疫情过后,酒店数量快速增长,从2022年的27.9万家增至2023年的32.3万家。今年上半年又有2.3万家酒店开业,酒店市场依然火热。同时,民宿也在不断增加,2023年新增民宿企业9万多家,2024年上半年又增加了5万多家。这种情况下,酒店业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。
b0 b$ b6 c) Q ~0 U2 Y$ ]/ L1 r$ N3 q
; E2 ]) y ?- D! v+ E在互联网和OTA(在线旅行社)快速发展的红利期内,酒店业与OTA的合作是“蜜月期”。但现在酒店过度依赖OTA,导致对市场的控制力下降。国庆前夕,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就提到,酒店过度让利给OTA可能会削弱自身竞争力。如今,携程、美团等OTA已成酒店销售的主要渠道,这种依赖让酒店丧失了定价权,甚至被要求“全网最低价”,导致酒店只能被动依赖OTA,而不能自主定价。与此同时,用户常遭遇OTA“杀熟”的情况。
; `1 h) k$ \& q) N4 W! G2 d+ {. r4 Q, ?8 P' r3 o- {
面对困境,一些酒店开始寻找新出路。第一个方式是与“线上酒店代理”合作,但这种方式对部分酒店有效,对整个行业缺乏普适性,还可能带来灰产风险。第二种方式是直播销售,酒店通过直播将房间“商品化”,但大部分酒店不具备直播能力,还需依赖第三方代运营,效果有限。) F% k$ \" K/ I3 f$ B4 m
3 _3 J w3 a2 U v1 j最近出现的第三种方式是C2B“用户定价”模式。9月,重庆惠迎客科技公司推出了“惠选订房”,用户在平台上自主出价,酒店“抢单”接受订单。这样一来,价格是非公开的,避免了与OTA的价格冲突。
+ V5 Q- B5 d+ _, |
5 ]+ h. @ W/ P+ F酒店业上一次行业剧变是携程等OTA崛起的时候,如今,惠选订房的新模式掀起了不少讨论。尽管这一模式仍在探索阶段,但这样的创新无疑为行业带来了新活力。在酒店业竞争内卷、创新不足的今天,期待有更多创新企业和模式出现,帮助酒店行业走出桎梏,迎来新的发展可能。
8 `4 F0 h, W/ w4 O4 j# P; X5 }% |
' T% N; I8 C2 g" S8 [+ F! ]0 d' c& U+ r' C# w5 B: ~
|
|